首页 >  风俗文化 > 正文

创建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社会与国家

来源: FJCNC百科网 时间:

创建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社会与国家

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

今年是中国成立75周年。中国成立,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,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特权,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,实现了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。

民族平等的立国根本原则

1940年,毛泽东在《新民主主义论》中提出,共产党人致力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,其中有新政治、新经济、新文化。这是新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,也包括深入思考中国民族问题。

新中国成立是各民族协商的结果。第一届政协会议明确规定,各民族平等,并制定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等内容的民族政策。费孝通指出,民族平等是新中国的重大历史改变,是人类共同命运的根本大事。

法治轨道上的民族事务治理

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,为治理民族事务提供政治基础。1950年,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提出,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民族工作关键。

新中国成立伊始,制定《关于民族事务的几项决定》《关于处理少数民族称谓、地名、碑碣、匾联的指示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》等法律,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民族政策。

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提出中华民族大家庭、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,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基线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,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时代化新境界。

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包括:坚持党的领导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、坚持维护祖国统一、坚持民族平等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、共同团结奋斗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、依法治国等原则。

守正创新,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

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。需充分认识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重要性,从“两个结合”理解其理论性和可行性,坚持守正创新。

要加强政治统一、经济发展、文化传承三者协同发展,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。坚持党的领导,加强民族工作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

标签: 民族复兴蓝图 中国成立75年 民族平等根本 新中国建设